阿茲海默症治療迎來曙光,衛福部日前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患者的新藥。不過,醫師表示,相關藥物僅是延緩病程、療效尚不明確,且有腦出血等副作用風險,預防、延緩失智症的根本做法仍是維持腦部活動、身體運動、人際互動,並控制「三高」等慢性病。延伸閱讀《失智症評估輕度,免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》
根據衛福部統計,全台失智症患者共35萬人,其中約7成屬於阿茲海默症,衛福部日前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新藥,可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,以延緩病程,亞東醫院預計6月19日施打全台首針。不過,這兩款針劑並非打一次就有效,療程至少1年,加上前期基因檢測等費用,整體花費達新台幣100萬元以上,且兩款新藥均有副作用,有腦出血與腦水腫風險。延伸閱讀《看護移工重症怎麼辦?有政府協助雇主免操心》
台北市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謝芳郁12日受訪表示,根據資料顯示,兩款新藥的療效仍待評估,她認為與其花高額費用承擔仍不明確的療效與可能的風險,不如保持良好的生活型態,包括維持社交、學習新事物或語言,以刺激腦部,並保持身體健康,這些才是避免罹患失智症與減緩失智症惡化的重要方法。她說:『(原音)你要維持腦部的活動、身體的活動、人際關係,其實有一些會造成失智症惡化的原因,包括三高的控制、包括視力、聽力、生活環境,這個都會造成失智症惡化。』延伸閱讀《外籍看護福音,多語失智照護教材,提升照護教育資源》
謝芳郁指出,根據統計,65歲以上失智症比例為二十分之一,20個人中還是有19人正常,80歲以上失智症比例則為十分之一,10人中仍有9人正常,她呼籲外界不用過度悲觀,並非所有年長者都會失智。
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處長陳俊佑也指出,研究指出這2款藥物雖可清除腦中的類澱粉蛋白,但對改善認知功能並無直接幫助,因此單靠藥物並不足以應對失智症,最重要的還是落實六大關鍵行動,包括腦動、身動、人際互動、健康飲食、充足睡眠與慢性病管理。延伸閱讀《滿80歲申請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,勞長洪申翰允7月底前上路》
【分享文章來源 2025/6/12 RTI中央廣播電台】
巴氏量表 滿80歲免巴氏量表 外籍看護 申請外籍看護補助 移工 農業移工申請 回收業移工申請 營造業移工申請 長照 失智 勞動部 惜福人力 A級仲介 人力仲介